基本健康服務由市場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可政府購買
“非禁即入”—凡法律法規沒有明令禁入的領域,都向社會資本開放;凡對本地資本開放的領域,都要向外地資本開放
積極支援符合條件的健康服務企業上市融資和發行債券
加大財政和土地規劃政策支援力度,將社會資本舉辦的健康服務機構納入財政資金補助範圍
高新技術醫藥企業依法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價
10月14日,國務院向社會發佈《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作為我國首個針對健康服務業發展而制定的指導性文件,將在財稅價格、市場準入、人才建設等方面採取哪些措施促進這一新興産業的發展?社會資本辦醫能否借此提速?百姓從中能得到什麼實惠?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
發展健康服務業更強調市場的主體作用
問:發展健康服務業和正在推進的醫改有什麼關係?
答:發展健康服務業與深化醫改的宗旨是一致的,二者各有側重,又相輔相成。
深化醫改重在保障人民群眾基本醫療衛生需求,強調政府主導,調動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發展健康服務業則更強調市場主體的作用,強調在政府引導基礎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非基本的健康服務由市場提供,一些基本的醫療衛生服務也可以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實現。
問:與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國健康服務業的問題在哪?
答:在世界範圍內,健康服務業已經成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産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例如美國健康服務支出約佔其國內生産總值比例的17%,一些發達國家一般也保持在10%左右,而在我國,這一比例僅約5%。
相比而言,我國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但由於起步晚,産業規模較小,服務供給不足,還存在健康服務體系不夠完善、監管機制不夠健全、開放程度偏低、觀念相對滯後、供給不足與資源浪費現象並存的問題。
問:健康服務業具體包括哪些領域?
答:健康服務業覆蓋面廣、産業鏈長,主要包括醫療服務、健康管理與促進、健康保險(放心保)以及相關服務,涉及藥品、醫療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産品等支撐産業。其中,醫療服務是健康服務業的關鍵環節和核心內容,沒有優質的醫療服務作為支撐,其他衍生、外延服務難以持續發展。
八項任務推進健康服務業發展
問:未來我國健康服務業將達到什麼水準,《意見》中有沒有明確具體發展目標?
答:發展健康服務業,是深化醫改、促進就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週期、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服務業體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迴圈的健康服務産業集群,並形成一定的國際競爭力,基本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需求。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達到8萬億元以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問:《意見》對今後一段時期的工作提出了哪些主要任務?
答:《意見》提出八項關鍵內容作為今後一段時期的主要任務。首先要抓住服務鏈上的關鍵環節,大力發展醫療服務,鼓勵社會力量舉辦醫療機構。國家將通過選擇社會辦醫聯繫點,予以重點跟蹤推進。優化醫療服務資源配置,推進公立醫院改制試點,積極發展康復醫院、老年病醫院、護理院、臨終關懷醫院等醫療機構,推進護理服務的專業化、規範化。
此外,加快發展健康養老服務、積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全面發展中醫藥醫療保健服務、進一步培育健康消費市場是其中的四項工作。
後三項任務是支援自主智慧財産權藥品、醫療器械、老年人和殘疾人用品等的研發製造和應用,大力發展第三方檢驗、檢測、評價等服務,支援發展健康服務産業集群;加強基礎環境建設;強調人力資源保障,提出加大人才培養和職業培訓力度,促進人才流動,發揮健康服務業吸納就業能力。
“非禁即入”,在醫療服務領域加大開放力度
問:《意見》採取哪些措施來確保醫療服務領域的開放力度?
答:針對醫療服務領域,明確實行“非禁即入”的政策—凡是法律法規沒有明令禁入的領域,都要向社會資本開放;凡是對本地資本開放的領域,都要向外地資本開放。
嚴控醫療機構設立的審批時限,下放審批許可權,及時發佈機構設置和規劃佈局調整等資訊,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採取招標等方式確定舉辦或運作主體。簡化對康復、老年病、兒童、護理等緊缺型醫療機構的立項、開辦、執業資格、醫保定點等審批手續。放寬對營利性醫院的數量、規模、佈局以及大型醫用設備配置的限制。
問:還將採取哪些具體措施確保這一新興産業的發展?
答:《意見》提出要創新投融資引導方式,積極支援符合條件的健康服務業企業上市融資和發行債券。明確提出政府引導、推動設立由金融和産業資本共同籌資的健康産業投資基金。
《意見》還提出要加大財政和土地規劃政策支援力度,首次提出將社會資本舉辦的健康服務機構納入財政資金補助範圍。符合條件、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社會辦醫療機構,其專科建設、設備購置、人才隊伍建設納入財政專項資金支援範圍。
在營利性、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現行稅收優惠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經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醫藥企業,依法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價,取消了對非公立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價格管制。
此外,政府要著力引導健康消費、注重培育健康理念和意識,在全社會形成重視和促進健康的社會風氣。
(本報北京10月14日電 本報記者 金振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