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青翠、細雨綿綿,記者一行走進于都縣段屋鄉圍上村銅鑼灣小組,追尋紅一軍團長征出發前的英雄步履。紅一軍團軍團部舊址、“革命井”、長征驛站……這裡保留下不少紅軍駐足的印跡。

銅鑼灣,因地形像面銅鑼而得名。“我們這從裏往外看能看得好遠,外面的人往裏看什麼也看不見。”段屋鄉圍上村黨支部書記康文志介紹起該地在革命年代的天然優勢。

“1934年10月11日,紅一軍團來到段屋鄉集結休整,軍團部就駐紮在銅鑼灣。”

紅一軍團軍團部舊址。攝影丨全媒體記者熊祖頤

休整期間,紅一軍團接收了江西補充第二團和于都補充第八團的兵力補充共2600余人,並在劉氏宗祠召開了排長以上幹部會議,進行了長征前的思想動員和軍政訓練,完成了武器彈藥和糧食物資的補充。

銅鑼灣被稱為紅軍長征“零起點”,這一稱呼從何得名?

在中國共産黨編著的最早關於紅軍長征的專著《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征記》中,有一篇《紅軍第一軍團長征中經過的地點及里程一覽表》,其首頁第一行,清楚標明瞭出發時間為10月16日,出發地點為銅鑼灣。

10月16日傍晚,根據中革軍委的統一部署,紅一軍團從銅鑼灣抵達山峰壩宿營,次日傍晚渡過於都河。紅一軍團作為整個野戰軍的左前鋒,率先踏上長征之路。由此,銅鑼灣被稱為紅軍長征“零起點”。

“得知紅軍要走,村裏的老百姓都行動了起來。”站在紅一軍團軍團部舊址門口,康文志告訴記者。

紅軍在銅鑼灣休整了6天,當地百姓就為紅軍提供了6天的口糧。紅軍要走時,村裏300余人,一人分了70斤的任務,各家各戶加班加點地碾米,讓紅軍戰士多帶點糧食走。“當時,大家把家裏的紅薯、芋頭都拿了出來。”康文志説。 

“在銅鑼灣休整了6天,一切準備就緒,大家的米袋子裝得滿滿的,精神抖擻地準備迎接新的戰鬥任務了。”中共中央統戰部原副部長童小鵬在回憶錄《告別老家》中提到。

紅一軍團排長及以上幹部會議舊址。攝影丨全媒體記者熊祖頤

英雄遠去,革命精神永放光芒。戰士們住過的地方,被銅鑼灣人民保留了下來作為紅色教育點,激勵著一代代人奮勇前行。

在舊址的不遠處,有口“革命井”,穿過90年的時空歲月,依舊清泉汩汩。

“這口井是紅軍戰士為我們留下的!”康文志言語裏充滿自豪。

駐紮期間,紅一軍團了解到該地只有一口水井和一處山泉水源,村民用水常遇困難,便和村裏商量,找合適的地方挖一口水井。説幹就幹,戰士和村民們合力,經過勘察,在短短幾天內便在兩個宗祠之間挖出一口水井。為紀念這段軍民魚水情和表達對革命事業的支援,大家將這口井命名為“革命井”。

銅鑼灣的“革命井”。攝影丨全媒體記者胡宇濃

“這麼多年過去,這口井從未乾涸過。”

“革命井”以前是村民洗衣洗菜、喂牛灌溉的主要水源。如今,銅鑼灣家家戶戶都通了自來水,對村子有特殊意義的“革命井”幾經修葺成為了“打卡點”,紅軍在井上所寫的“革命井”三個字,見證著該地軍民魚水情深。

紅一軍團在銅鑼灣的6天定格在歷史的長河中,他們留下的革命精神被世人銘記。現在的銅鑼灣,充分結合紅色歷史,用好用活本地紅色資源,讓紅色文化看得見、記得住、傳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