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的于都,處處生機盎然,紅色、綠色交相輝映。
長征源紅軍小學、長征賓館、長征大橋……遍佈這座小城的紅色元素,是于都人民為了銘記那段歷史,也是為了懷念那支從這裡出發的紅軍隊伍。
那是怎樣的一段紅色記憶啊!
紅軍後代鐘敏,是于都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出發歷史博物館紀念園管理辦主任。每天,她為前來參觀的人講解那段歷史。20餘年,日復一日,一遍又一遍,記不清總共多少場次,不僅沒有厭倦,而且每次都有新的體會和感悟。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內,由80雙草鞋組成的中國地圖。攝影丨全媒體記者胡宇濃
“你們看,這是由80雙草鞋組成的中國地圖!”在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鐘敏指著一面草鞋墻為記者介紹。當年,紅軍就是腳踏草鞋,跋山涉水、歷經艱辛,將足跡鐫刻在了二萬五千里的漫漫征途。館裏的每一件文物,每一個展品,背後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
紀念館門口,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碑巍然屹立。邊上,就是于都河和長征渡口。如今,它們都是紅色教育的“打卡”點 ,每天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
90年過去了,于都河水靜靜地流淌,河畔的浮橋無聲地訴説著那段歷史。
“當時的于都河,河面寬600多米,水深1至3米,流速達到每秒1.2米,非常湍急。”鐘敏介紹。
1934年10月,江西于都,中央機關、中央軍委和中央紅軍主力8.6萬餘人集結於此,整裝待發。他們心中燃燒著信仰,即將踏上新的漫漫征途。這場被稱為“無與倫比的史詩般的遠征”,正是從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舊址之一的東門渡口在內的8個渡口渡河,邁出長征的第一步。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舊址之一的東門渡口。攝影丨全媒體記者胡宇濃
“那時候于都河上沒有橋,大部隊要過河就只有架設浮橋。”鐘敏説。
由於白天有國民黨飛機偵察轟炸,架橋過河只能在晚上進行。每到傍晚5點左右,工兵營和蘇區老百姓就趕來幫忙架橋。浮橋架通以後,大部隊過河,在第二天淩晨5點之前,要把浮橋從河面上拆下來,把小船就地隱藏在沿岸兩邊的大樹底下,再用樹枝抹平沙灘上的足跡。當年中央紅軍花了4到5個夜晚的時間才渡過於都河。
最後一碗米,拿去充軍糧;最後一塊板,拿去架浮橋。為了幫助紅軍架設浮橋渡過於都河,當地老百姓把家中所有可用的材料都捐獻了出來,只要是架橋用得上,都可以拿去。
開國少將王耀南曾在作品《坎坷的路》中記錄,“根據地的老表非常熱情,只要説紅軍要用,不管他的材料是幹什麼用的,馬上抽出來給我們送來。有個姓趙的老表聽説紅軍要木料,就要拆棚。當時南瓜還未完全熟,材料徵集組的同志勸阻老表説:‘瓜還沒有熟瓜棚不能拆。’老表一聽,‘啪’一下就把瓜藤扯斷了,並主動把搭瓜棚用的木料扛到了河邊,還特地為我們煮了一擔南瓜湯”。
“有一次,我正在指揮架橋,突然看到河灘上何立斌、劉調元幾個同志和一個老大爺爭吵,互相爭抱幾塊木板。我當時心想:徵集材料怎麼能和老表吵架呢?連忙跑了過去,安慰老大爺説:‘老大爺,板子我們可以不要你的。’我的話還沒説完,老大爺更急了,説:‘這位同志啊,你怎麼硬是不通情理。紅軍戰士前方打仗,連命都拿出來了,我獻出一塊棺材板算什麼!’”
得知此事後,周恩來感慨地説:“于都人民真好,蘇區人民真親!”
紅軍當年架設浮橋渡過於都河的場景。攝影丨全媒體記者胡宇濃
正是有于都人民的支援, 有廣大紅軍的堅持,革命的道路才越走越遠、越走越寬。
蘇區時期,34萬餘人的于都城,有6.8萬餘人參加紅軍。他們告別家鄉告別親人,許多人這一走就是永別。“到新中國成立,活下來的于都籍長征幹部僅存277位。”鐘敏每每説起這些數字,總能讓聽者震撼。
“作為一名紅軍後代,我有責任、有義務把先輩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讓大家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講述,讓故事得以延續,讓精神得以長存。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我們需要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