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 趙艷艷 實習生 武子月)近日,“京津冀協同發展十週年媒體記者體驗行”活動大興站圓滿落幕。為期兩天的深入探訪,媒體記者們不僅見證了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十年來大興區在産業、生態、鄉村、文化、民生等多個領域的成就,更親身體驗了這片熱土上的勃勃生機與無限潛力。
在過去的十年裏,大興區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節點,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在協同發展的浪潮中乘風破浪,交出了一份份亮眼的成績單。
産城融合,創新驅動未來。大興新城西片區作為五環沿線唯一集中待開發的區域,近年來加速推進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成為産城融合、創新人才集聚、服務能級提升的重要城區。片區內不僅有多所優質學校和醫療機構在建或投入使用,還規劃了豐富的文化體育活動場所,滿足了居民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該片區還將繼續圍繞“花園城市”和“綠色生態的活力智城”目標,聚焦綠色、智造、健康等領域,吸引更多新質生産力和創新型企業入駐,推動區域經濟的繁榮與發展。
生態宜居,綠色引領生活。永定公園的建設是大興區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成果之一。永定公園充分融入永定河流域文化,展現出集山水林田湖草沙于一體的生態特色。公園以生態為本,採取了樹木本體和生態環境整體保護模式,新植了大量喬木、灌木和花卉,建設了足球場、籃球場等多樣性活動場地,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構建起花園城市一隅,展現出了大興生態宜居的全新風貌。
鄉村振興,特色彰顯魅力。鮑家鋪村與王場村,兩個截然不同的村莊,卻共同書寫了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鮑家鋪村充分發揮“永定河文化帶”資源優勢,積極挖掘閒置農宅、村莊環境、文化藝術等不同資源的潛在價值,探索“支部+合作”運作形式,重點打造“鮑家鋪藝術村”,成功實現了從普通鄉村到“藝術家園”的轉變,不僅提升了鄉村文化氣質,更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實現了文化與經濟的雙贏;王場村,作為中組部“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村,以其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成為了京津冀地區紅色教育的重要基地。村內地道遺址是平南地區唯一保存完好的抗戰時期地道遺址,現已被認定為“不可移動文物”。近年來,王場村堅持黨建引領,圍繞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工作,深挖紅色資源,精心打造“一區兩館一大道”,推動平南紅色文化與休閒旅遊深度融合,激發了鄉村振興的內在動力。
産業升級,高精尖引領未來。金隅産業園精準定位,強磁吸引,在短短兩年內,園區內快速集聚了60余家高科技企業,其中不乏兩個院士團隊項目和多個國家級人才項目。園區通過精準定位、政策扶持、創新驅動等舉措,不僅推動了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還為京津冀地區的産業升級和科技創新樹立了新的標桿。這些企業在破解“卡脖子”技術、促進創新與成果轉化上成績亮眼,展現出了協同發展的強勁動力。
文化傳承,歷史瑰寶再放異彩。團河行宮是北京市行政區劃內唯一有原址保留的清行宮,也是南海苑囿文化的重要載體。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深入實施,大興區文化挖掘持續深入,團河行宮煥然新生,積極探索文化遺産保護與旅遊開發之間的和諧共生之道,力求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為京津冀地區其他文化遺産的保護與利用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借鑒,同時也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和文化旅遊市場的繁榮發展貢獻著更大的力量。
改善民生,醫療服務極大提升。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大興院區的啟用,標誌著京津冀醫療協同發展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醫院憑藉尖端醫療技術和智慧化管理,為患者提供優質醫療服務,有效紓解就醫難題;特色學科中心如婦女兒童醫學、腫瘤醫學等相繼成立,就醫流程不斷優化,患者滿意度大幅提升;智慧藥房、自助服務等創新舉措進一步便利患者就醫體驗。大興院區的建設不僅提升了當地醫療服務品質,還推動了地區醫療資源均衡分佈,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注入新動力。
十年來,在大興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科技創新的火花不斷迸發,文化傳承的紐帶更加牢固,生態環境的改善惠及民生。“京津冀協同發展十週年媒體記者體驗行”活動大興站已圓滿落幕,但大興區乃至整個京津冀區域的發展故事仍在繼續。展望未來,大興區將繼續秉承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精神,不斷深化區域合作,強化優勢互補,推動産業升級和城市功能完善。大興區將繼續以開放包容的姿態,吸引國內外優質資源匯聚,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共繪協同發展的新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