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上午,由人民日報海外網主辦的“一帶一路”投資與合作創新論壇在北京舉行。與會中國企業專家代表匯聚一堂,探尋跨文化傳播的創新策略,為共建“一帶一路”建言獻策。論壇上,人民日報海外網與清華大學國家形象傳播研究中心聯合發佈了《“一帶一路”中國國家形象傳播調查報告》,為國際傳播實踐提供重要參考。


品牌引領 傳播中國文化

2023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週年。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中國企業該如何借助自身優勢進行跨文化傳播,為國家形象傳播提供有力支撐?這是與會嘉賓重點討論的話題。清華大學國家形象傳播研究中心主任范紅認為,中國當前面臨國際環境的巨大挑戰,最能夠讓海外受眾深度感知的就是中國企業,因此,産品服務、項目,乃至員工都是國家形象最直接、最有效的傳播工具,也是國家形象實實在在的支撐。

怡海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琳達表示,當前的世界恰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使得全球文化對話中充滿著不確定因素,跨文化認同成為了跨文化傳播的重中之重。在此過程中,民間外交和在海外的中國企業起著“排頭兵”的作用,“一帶一路”則是最好的機遇。怡海集團是首批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企業之一,十年來,怡海集團投資遍佈中東歐及東南亞國家,在經濟、文化、教育、公益、慈善等多領域開展交流合作。王琳達回憶道,2015年,她帶領怡海集團投資考察團走進塞爾維亞時,了解到當地幼兒園缺乏資金,於是通過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捐贈33萬歐元,用於幼兒園的重建,幼兒園建成後還開設了中文課程,當地兒童不僅會講中國話,還會唱中國的歌謠。

中國鐵建國際公司企業文化部部長李紅結合海外“網紅”工程的生動案例,分享企業如何以品牌價值為引領,做好中國文化的傳播使者。2022年,中國鐵建承建的盧塞爾體育場一炮而紅,成為卡達世界盃上最耀眼的中國元素。圍繞盧塞爾體育場相關話題的報道在全網收穫100億次點擊量。李紅透露,在項目完工前夕,公司還把國家隊的前教練米盧請到現場和建設者踢球,邀請他傳授“快樂足球法”,在“大V”效應的影響下,樹立了項目的立體品牌形象。


海外紮根 創造共同利益

除了傳播中國文化,中國企業要想立足海外,更需要重視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需求,與當地政府、民間共建利益共同體。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長李偉陽表示,“我們講文化故事、講品牌故事、企業的事業,歸根結底要講清楚規律和機理。無論在哪個地區發展業務,要講清楚它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價值的基本機理是什麼?如果不講清楚我們的事業與當地社會共同期望相匹配的邏輯,我們很難紮下根。”

“讓我們做的項目走到當地百姓的心裏,這是我們一直在堅持的。”紅豆集團品牌文化部部長、西港特區公司董事錢文華介紹,紅豆集團在柬埔寨主導開發建設西港特區以後,當地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入駐的175家企業解決了近3萬人的就業。8年前,一個名叫林雅達的小女孩剛來西港特區做工人,經過數年培養,彼時不會踩縫紉機、用電腦、説中文的她,如今已變成管理45個柬埔寨職工的大組長,工資從100美元/月漲到600美元/月。“像林雅達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當地百姓十年前住的是吊腳樓、茅草屋,十年後住的是磚瓦房,開摩托車也變成了開汽車。”

李紅也分享了中國鐵建在海外實踐中惠及當地的案例,“在建設沙特麥加輕軌時,一年為當地培訓了7000人,有的人成為司機,有的人成為管理者。在阿爾及利亞,一下子把一個當地人培養成高管,他們感到非常榮耀。”這一幕幕都是中國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助力當地發展的縮影。


網路賦能 帶來雙贏機遇

新媒體時代,中國企業如何依靠網際網路等新技術手段進行跨文化傳播也是重要課題。深圳報業集團副總編輯、《深圳晚報》總編輯葉曉濱説,“講中國故事,這個故事首先要存在於網際網路的江湖之中,網際網路的江湖是什麼?可能不是我們通常講的海外主流媒體,而是海外社交媒體,這是需要重點去抓的平臺。”

社科院新聞與傳媒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景嘉伊也認為,“如今傳播的媒介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遷。我們面臨從Web1.0門戶網站到Web2.0社交媒體的傳播時代,再到今天即將進入Web3.0的傳播時代,很多新技術的出現幫助企業更好賦能,這是我們面臨的新環境。”

中國企業該如何利用網際網路開拓國際市場?深圳市欣喜連連海外事業部總裁周君給出具體案例,“我們幫助一個中國企業在拉美做推廣,經過多次實地調研,最終確定用社交媒體來運營,再結合本地達人行銷、線下展位曝光等的方式形成傳播矩陣。系列內容的賬號增粉400多萬,幫助品牌做好了推廣。”周君認為,品牌和社交媒體融合將帶來雙贏機遇。欣喜連連品牌事業部總經理曾玉梅也認為,從展現形式上,要選擇合適的表達窗口,通過現在比較流行的網紅達人、社交媒體來整合品牌內容,海外網民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海外網 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