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關於我們>合作夥伴>業界動態>

南非電影,為什麼能和中國一起走?

發佈時間:2018-04-12 17:10:14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非洲華僑週報   |  責任編輯:沈雪

在坦尚尼亞的華人圈子裏流傳著這麼一個説法:

拍攝創紀錄票房電影《戰狼2》的吳京導演,最早的取景考察地之一是在坦尚尼亞,而非後來的南非。不過坦桑的電影工業産業基礎實在太差,雖然佔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但什麼都要靠進口成本的確太高,最終讓賣別墅拍電影的吳導放棄了這個念頭。

《戰狼2》在2017年創造的票房奇跡

無論吳京導演最終為何選擇了南非,但從這件事情的確可以看出南非在整個非洲電影産業中的地位。

相比其他非洲國家,南非電影基礎好、發展快,有著相對健全的電影教育體制,打造了一流的電影製片廠,鋪設了覆蓋全國的電影院線,培育了新一代影人群體。不過,這種地位和基礎似乎又很難和南非本土電影的表現相匹配。

2016年,南非國內上映電影票房總量11.35億蘭特(約合6億人民幣),比起2015年竟然下有所下跌。2017年,南非電影市場票房前五的電影為《速度與激情8》、《卑鄙的我3》、《美女與野獸》、《五十度黑》及《正義聯盟》,前十的影片中竟然無一是南非、乃至非洲本土電影。

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12月31日晚發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同比增長13.45%。城市院線觀影人次16.2億,同比增長18.08%。

2017年中國國産電影票房301.04億元,佔票房總額的53.84%;票房過億元影片92部,其中國産電影51部。

當然,由於人口原因,兩國電影票房不適合進行橫向比較。但2016年,南非電影市場228部電影中只有28部是本國電影,佔比10%。2017年依然維持在這一比重。相比而言,中國電影品質雖然常常給人恨鐵不成鋼的感覺,但不得不承認,面對歐風美雨,中國電影至少在票房上還是能守住一片天地的。

2017年中國票房排名前十的電影

進入21世紀,最值得南非電影人驕傲的一部影片出現在2006年,改編自南非劇作家阿索爾·加德的小説,由南非導演加文·胡德執導的《黑幫暴徒》(Tsotsi)一舉斬獲了78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獲得了63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提名。

《黑幫暴徒》海報

雖然本土電影表現不佳,但近幾年南非題材和在南非取景的電影在國際市場上卻表現不俗。從《血鑽》、《戰爭之王》、《第九區》、《瘋狂麥克斯4》,到去年的《戰狼2》,可見國際觀眾對南非題材和非洲元素有著很濃厚的興趣。

然而,和中國電影走出去面臨類似的問題,“南非電影”出現在國際市場上類型化顯著,成為一把雙刃劍,打開市場的同時也限制本身的發展。《戰狼2》在國內的一片叫好聲中,也受到了來自在非洲生活的同胞們的批評,認為其“臉譜化”過於強烈,更加深了國內觀眾對於“非洲”貧窮、戰亂的刻板印象。

事實上,非洲同胞對中國的理解也僅僅停留在“功夫”、“成龍”和“李小龍”的層面上。這種陌生、不理解和標簽化是雙向的。

2010年,南非本國電影《通往南非之路》借著世界盃的東風,奪取了當年南非票房桂冠(515萬美元),成為鮮有的進入前十的當地電影。回頭看中國電影這幾年走過的路,從野蠻生長,到票房爆炸、爛片漫天,到現在慢慢歸於理性,經歷了大浪淘沙的中國電影慢慢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南非電影也需要更多的《通往南非之路》來找到通往南非電影崛起之路。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這個民族,一定是一個清晰明確的概念,一個“以我為主”的概念。

中國也好,南非也好,需要在明白如何用電影表達、理解清楚自己之後,才能談走出去。

浙江師範大學張勇博士認為,南非並非沒有製作出足夠的電影來滿足本土觀眾,而是面臨要如何發展強有力的電影和電影政策來吸引更多的觀眾觀看本土電影。為此,南非正努力嘗試引入不同國家的電影力量豐富和培育電影市場的多樣性。

2014年,南非電影和錄影基金會(NFVF)發佈了一份《國家電影戰略》,其中提到了五大目標:

增加南非電影産量及對弱勢群體關注;增加南非電影的觀眾人數;加強行業培訓;在本土和國際上推廣南非電影;通過電影促進社會凝聚力、講述民族故事。

可見,南非電影行業對自身發展有著很清晰的認知和勾劃,而中國電影幾乎也是朝著這幾個方面在進行努力。可以説,兩者不謀而合。

2012年3月南非工貿部制定了一系列鼓勵南非電影産業發展的政策:在南非拍攝的超過1200萬蘭特預算的外國影視作品免稅20%;在南非拍攝並同時進行後期製作的外國電影總支出超過150萬蘭特可獲免稅22.5-25%;對南非本土影視作品及合拍片,前600萬蘭特折返35%,剩餘製片支出免稅25%,等等。

在全球化的今天,電影藝術是跨文化交流的縮影和載體。賈樟柯導演曾經説過,最容易在海外市場獲得反響的是承載有人文特點的藝術影片,“它在文化輸出上的影響力是巨大的”,“會産生一種綜合的文化效應”。

因此,中國和南非在電影上的合作,有著廣闊的前景和空間。中國電影可以成為南非乃至非洲人民了解當代中國的窗口,幫助非洲民眾正確地了解中國。中國電影在“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弘揚好中國文化”方面具有無法比擬的天然優勢。電影以它可複製、可移動、立竿見影等優勢受到當地受眾的歡迎,應下大力氣和決心推動中國電影在非洲的傳播。

同為金磚國家的中國和南非,將步入金磚合作“第二個金色十年”,今年也是中南建交20週年的重要時間節點。

在這個大背景下,環球廣域傳媒集團“千城映萬場——非洲電影放映工程”將有助於包括在南非在內的非洲觀眾提升對中國的了解和感知度,塑造中國的國家形象,而放映計劃的“本土化管理+中國元素”的做法,在助力中國電影走出去的同時,也將為非洲國家提供電影展示平臺。

而每年一度的中非國際電影節,更是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指導和支援下,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北京電影學院、環球廣域傳媒集團共同創辦,以面向中國和非洲兩大電影市場為主、幅射周邊地區,展示、褒獎和推廣中非兩地優秀電影作品,向非洲市場推薦中國優秀電影,助力中國優秀電影走進非洲和國際電影市場,提升中國電影在國際上的知名度。

千年前,中國的瓷器隨著海上絲綢之路來到非洲,讓非洲有機會一睹東方古國的風采。而如今,一方面是中國電影産業的蓬勃發展,一方面是非洲電影産業的方興未艾,中南、中非電影的合作空間是巨大的。萬場電影的放映和中國電影文化的傳播,將對非洲人民開闊視野、了解國際社會、豐富精神生活發揮重要的作用。

文 | 沈鹿

 
分享到:
0
 

新聞評論

網友熱評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