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花、石榴、白山羊……兩米長的繡布上,各種圖案栩栩如生,這是四川羌繡傳統刺繡工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陳雲珍和當地其他繡娘們共同創作的作品。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0月16日開幕,作為黨代表的陳雲珍到北京參會。她將這幅作品也帶到了北京,因為這幅名為“初心”的作品有著特別的寓意。“羊角花是羌族特色圖案,石榴則代表團結和諧——56個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圍在一起,”她告訴《北京週報》記者。
今年51歲的陳雲珍是綿陽北川羌族自治縣雲珍羌繡專業合作社負責人。2012年,她被評為省級羌繡傳承人。羌族刺繡是流行于四川等地的羌民族聚居區的一種傳統刺繡藝術,主要用於裝飾羌族傳統服飾的襟邊、袖口、領邊等。羌繡針法包括架花、織字、納花等,所繡圖案大多是現實生活中的自然景物,色彩明快、寓意吉祥。2008年,羌族刺繡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多年來,陳雲珍致力於羌繡的煥活傳承和産業發展,帶領當地婦女一針一線繡出了繽紛圖案,也繡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
今年5月,四川省召開第十二次黨代會,選舉産生出席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2000年就已加入中國共産黨的陳雲珍成為四川羌族地區唯一一位入選的黨代表。“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北川人今天的幸福生活,更沒有我傳承羌繡的夢想,”陳雲珍説。
陳雲珍(中)與繡娘一起工作。(受訪者供圖)
繡出致富路
陳雲珍生長于北川羌族自治縣青片鄉的一個羌寨。當地婦女農閒時會在衣服、鞋墊上繡出各種圖案。陳雲珍從小受到外婆和母親影響,9歲時就完成了一件羌繡作品。2003年,她所在的羌寨建起了名為五龍寨的新寨,旅遊業發展迅速。陳雲珍發現羌繡受到很多遊客喜愛,於是萌生了通過這門傳統手藝帶動大家增收致富的想法。在她的帶動下,很多繡娘利用農閒時間做羌繡,五龍寨成為當地知名的羌繡産地。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給北川羌族自治縣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大量羌繡作品被埋于瓦礫之下。“那次地震對羌繡的傳承影響很大,一些羌繡傳承人在地震中不幸遇難。”身為羌族人,她感到了肩上的重擔。此後幾年裏,陳雲珍往返于茂縣、北川、平武等羌族地區學習交流技藝,為羌繡傳承發展而奔走。
震後,陳雲珍發現一些留守婦女沒有收入,部分殘疾人士也難以自力更生。為了幫助他們實現居家就業,陳雲珍在當地政府的支援下于2014年成立雲珍羌繡專業合作社。2017年,她創立伊珎羌繡有限公司,進一步推動羌繡走出了大山。
“羌繡不僅是用來欣賞的,更要讓它産生實用價值,讓更多人通過這門技藝過上幸福的生活,”陳雲珍説。
今年51歲的擂鼓鎮農民趙義瓊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了雙腿,無法繼續做生意,加之丈夫因病去世,家庭生活一度陷入困境。陳雲珍得知後,主動收她為徒。如今趙義瓊已為伊珎羌繡公司工作5年多,憑著羌繡技藝實現了自給自足。
合作社有50多名固定的繡娘,此外還有其他繡娘為合作社供貨。這些年來,陳雲珍免費培訓繡娘2萬餘人次,帶動500余名繡娘實現居家靈活就業。繡品的價格從十幾元到幾百元不等,按照計件計酬,技藝熟練的繡娘每月可增收幾千元。
如今,羌繡帶領當地人走上了致富路,北川縣已經初步形成以研發、生産、行銷為一體的羌繡産業鏈。全縣有羌繡企業20家,在企業內從事羌繡的繡工500余人,利用農閒參與刺繡的繡工超1萬人,總純收入700多萬元,每人平均年增收6000元。
【責任編輯:謝露瑩】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