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一個重大政治判斷。這一判斷,明確了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賦予黨的歷史使命、理論遵循、目標任務以新的時代內涵,為我們深刻把握當代中國發展變革的新特徵,增強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提供了時代坐標和科學依據。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基本依據
中國共産黨是順應時代潮流誕生的,也是在把握時代脈搏的歷史進程中發展、壯大和成熟的。在當代中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把握時代特點、直面時代課題,在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中不斷展現蓬勃的生機活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一重大政治判斷,正是在準確把握我國發展所處新的歷史方位基礎上作出的,具有充分的時代依據、理論依據和實踐依據。
這一判斷首先基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把握國內外發展大勢,順應實踐要求和人民願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舉旗定向、謀篇佈局,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取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性成就,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這些變革力度之大、範圍之廣、效果之顯著、影響之深遠,在黨的歷史上、在新中國發展史上、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都具有開創性意義。這表明,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礎上,我國發展站到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這個新的發展階段,既同改革開放近40年來的發展一脈相承,又有很多與時俱進的新特徵,比如黨的理論創新實現了新飛躍,黨的執政方式和執政方略有重大創新,黨推動發展的理念和方式有重大轉變,我國發展的環境和條件有重大變化,對發展水準和品質的要求比以往更高,等等。科學認識和全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發展階段,需要從新的歷史方位、新的時代坐標來思考來謀劃。
這一判斷基於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新變化。黨的十九大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産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個論斷,反映了我國發展的實際狀況,揭示了制約我國發展的癥結所在,指明瞭解決當代中國發展問題的根本著力點。經過改革開放近40年努力,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了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同時,我國社會生産力水準顯著提高,社會生産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當前和今後面臨的突出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不平衡,主要指各區域各領域各方面發展不夠平衡,制約了全國水準的提升;發展不充分,主要指一些地區、一些領域、一些方面還存在發展不足的問題,發展的任務仍然很重。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對我國發展全局必將産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科學認識和全面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也需要從新的歷史方位、新的時代坐標來思考來謀劃。
這一判斷同時基於黨的奮鬥目標有了新要求。從黨的十九大到黨的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有必要進一步進行頂層設計和精心謀劃。黨的十九大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國發展條件,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出明確要求,將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分為兩個階段安排。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再奮鬥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不僅使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路線圖、時間表更加清晰,而且意味著原定的我國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將提前15年完成,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則充實提升為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科學認識和把握這一既鼓舞人心又切實可行的奮鬥目標、宏偉新藍圖,同樣需要從新的歷史方位、新的時代坐標來思考來謀劃。
這一判斷還基於我國面臨的國際環境發生了新變化。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戰也十分嚴峻。我國正處在從大國走向強國的關鍵時期,“樹大招風”效應日益顯現,外部環境更加複雜,一些國家和國際勢力對我們的阻遏、憂懼、施壓有所增大,這同樣是需要面對的重大問題。現在,我國發展同外部世界的交融性、關聯性、互動性不斷增強,中國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判斷,也充分考量了國際局勢和周邊環境的新變化。
總體來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一重大政治判斷,是在科學把握時代趨勢和國際局勢重大變化,科學把握世情國情黨情深刻變化,科學把握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期已經遇到、將要遇到、可能遇到和難以預料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基礎上作出的。這一判斷,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際,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然結果,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更是黨的十八大之後5年來全黨全國人民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的必然結果,也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開創光明未來的必然要求。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主要內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一重大政治判斷,既不是憑空産生的,更不是一個簡單的新概念表述,而是具有豐富深厚思想內涵的。
這個新時代,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96年來奮鬥、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帶領人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極大激發了中國人民的創造力,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産力,極大增強了社會活力,極大提升了我國國際地位,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社會主義在中國展現出強大生命力。鄧小平同志上個世紀80年代曾經指出:“最終説服不相信社會主義的人要靠我們的發展。如果我們本世紀內達到了小康水準,那就可以使他們清醒一點;到下世紀中葉我們建成中等發達水準的社會主義國家時,就會大進一步地説服他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黨治國理政第一位的任務,就是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團結帶領人民奮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譜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篇章,讓社會主義在中國展現出更加強大的生命力。
這個新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黨的十九大圍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對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等提出明確要求,思想含量、政治含量、改革含量都很大,具有很強的戰略性、前瞻性、針對性。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完成這個目標,今後還有不少難關要過。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決勝就是衝鋒號、就是總動員,必須舉全黨全國之力不懈奮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更有不少難關要過。從世界發展史看,已經實現現代化的國家和地區,其現代化大多經歷了産業革命以來近300年時間才逐步完成的,而我國要用100年時間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現代化路程,這種轉變不但速度、規模超乎尋常,變化的廣度、深度和難度也超乎尋常。因此,堅忍不拔、鍥而不捨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必然要求和歷史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