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十九大專題

新一屆中共中央委員會和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誕生記

文章來源: 新華社 發佈時間: 2017-10-24 作者: 趙承 霍小光 張曉松 羅爭光 責任編輯: 李福森
+|-

精準選人,科學用人——大力創新考察方式方法,把黨和人民事業需要的好幹部選出來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改進考察工作的理念思路、程式步驟、方式方法,做到考准考實幹部、用對用好幹部。

如何考准考實?總書記指出,一要深入細緻,多渠道、多層次、多側面了解情況;二要全面辯證,既知人之長、知人之短,也知人長中之短、知人短中之長;三要看事業需要,把事業需要、崗位要求同促進幹部成長、調動各方積極性結合起來。

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十九大幹部考察領導小組和各考察組瞄準精準科學選人用人的目標,積極探索、成功實踐了一系列新方法新舉措。

——創新考察方式,既深入談話,又實地察看。

考察的目的是聽實話、察實情。考察組聚焦這一目標要求,堅持走群眾路線,千方百計改進考察方式。

談話前做好準備工作,精心設計問題,找準談話的切入點和著力點;談話中不限時間,有的一談就是兩三個小時,有的白天沒談完晚上接著談;遇到思想上有顧慮的,放下筆電、關上電腦,營造寬鬆環境……

作為談話的補充,考察組十分注重實地考察、拓展延伸,採取明察暗訪方式,深入了解人選的真實情況:

打車去城市街區、商鋪、公園廣場,觀市容市貌、聽街談巷議、看重點項目;深入農村、走進貧困戶察看脫貧攻堅和美麗鄉村建設情況;登門聽取老同志意見……

大家反映,這次考察談話從從容容、踏踏實實,考察組問得很細、很實,自己有責任講真話、講心裏話。

——改進考察材料,從“拍照片”到“錄視頻”。

考察材料是考察成果的體現,也是考察工作水準的展示。

為達到“表達更精準、內容更具體、語言更平實、特點更鮮明”的要求,各考察組紛紛拿出了“繡花”功夫。

有的抓住人選關鍵資訊、個性化特徵,準確概括其特點,著力刻畫其形象;有的用事實説話,幹部的德才表現更加真實具體,有血有肉。

聽取考察組彙報時,有的領導同志評價道:“畫得像、畫得準,看了考察材料如見其人。”

——強化分析研判,透過現象看本質。

黨中央明確提出,十九屆“兩委”人選考察工作要注重觀察幹部的綜合表現,既看業務發展,又看黨建工作;既看工作結果,又看主觀努力;既看現實情況,又看發展趨勢;既看領導班子整體,又看幹部個人表現;注重在比較中識別幹部,從政治素質、工作經歷、專業素養、道德品行以及整個班子的相容性和匹配度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

各考察組堅持“交換、比較、反覆”,深入分析研判,對幹部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

在對一名人選進行考察時,有同志覺得這名幹部工作經歷豐富,特點不好把握。經過集體分析,考察組認為,這名幹部任市委書記時注重抓農村脫貧、農民增收;任政府副職後,仍然盯住脫貧攻堅,接著原來的思路幹,而且幹出了成效,説明他有韌勁,有“釘釘子”精神。

對一名考察對象,考察組聽到了一些不同的聲音。本著對幹部負責的原則,考察組一方面多方求證,一方面多次研究,逐漸對其有了更形象更直觀更深入的認識,弄清了一些同志對他有不同看法的原因,得出了這名幹部存在的是工作方法問題而非原則問題的結論。

這次考察工作既是對黨內政治生態的一次檢驗,也是對全體黨員紀律意識、規矩意識的一次歷練。

鋻於此前發生的遼寧等地拉票賄選、破壞選舉案,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十九屆“兩委”人選考察工作,要以最堅決態度、最果斷措施,確保風清氣正,推動形成良好政治生態。

各考察組嚴格執行中央各項紀律要求,建立健全制度,讓“規矩無所不貫”;堅決克服抹不開情面的心態,嚴肅處理那些打“擦邊球”、穿“隱身衣”、搞“變臉術”等形形色色的違規違紀違法行為。

千挑萬選,千錘百煉。

經過精準科學的深入考察、比較擇優,十九大幹部考察領導小組研究提出了十九屆“兩委”人選遴選對象。2017年9月2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統籌考慮,研究提出“兩委”候選人預備人選建議名單。9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兩委”候選人預備人選建議名單,並決定提交黨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更多新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