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這樣深情寄語年輕一代:“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
十九大報告給青年的美好生活描繪了怎樣的藍圖?未來的熱門行業是什麼?什麼樣的人能有更好的發展前景?十九大報告給青年公務員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強軍夢給青年帶來哪些召喚?本報從今天開始刊發“十九大報告與青年”系列解讀報道,為您解疑釋惑,期待青年朋友讀後有所啟迪,發現新機遇、新活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對於年輕人來説,這意味著什麼?
“從初中背到大學的考點變了。”一些網友評價説,這一系列全新的變化,不僅體現在紙上,更會落在地上:“主要矛盾的轉變將會推動一系列政策措施、工作重點的轉變,意義重大。”
網友們的直觀感受在受訪學者解釋的路線圖中找到了坐標。就像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蔡繼明所説,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也為年輕人提供了發揮自己才能的空間和想像,提供了更多融入當地社會、就業生活和定居的條件,並且還需要更多創新來驅動。
“需要解決的問題發生了變化”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中共十九大開幕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句論斷令無數人為之一動。
此時距離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提出“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産之間的矛盾”,已過去36年。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聶輝華認為,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從經濟基礎和經濟總量上講,我國已從生産力落後的國家變成世界經濟大國,面臨的問題已從溫飽問題變成財産分配不平衡的問題,從物質條件的數量滿足到追求品質,從滿足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到追求更加充分的全面發展。
“全面發展意味著,民眾不僅僅關心每天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還會更加關心環境污染、教育衛生、醫療保障、社會治安、政府廉潔和國際地位等一系列公共事務。從這個意義上講,更加充分的發展其實就是人的全面發展,這是更高層次的需求目標,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聶輝華説。
多名受訪者分析,現階段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體現為東中西部地區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平衡,也包括三農問題、産業結構調整,還有收入差距擴大、分配領域不公等一系列命題。
“城鄉、地區、社會各群體之間的不平衡,要解決這一問題,各領域要繼續深化改革。”中共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教授戴焰軍説,比如農村的發展依然是現代化建設需要及時補上的短板。
隨著人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身處於這一新時代的青年就有了新的機遇,與此同時也有了新的使命。
中央黨校教授張希賢説,以前的主要矛盾已由上一代人完成,新的主要矛盾向青年發出了時代號召:“年輕人,這是你的活兒,這是這輩子要幹的事兒,要投身於國家發展的偉大事業。”
更公平的物質分配機制
十九大報告提出,擴大中等收入群體。這意味著青年一代有更大的社會階層上升空間。
近幾年,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的速度超過了GDP的增長速度,中等收入群體的規模持續擴大。“擴中”是形成“橄欖型”社會結構的關鍵,關係到社會的穩定發展。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表示,要切實保證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夯實“擴中”的經濟基礎。要以經濟結構、産業結構、行業結構、職業崗位結構調整優化為重要依託,以人力資源素質結構的改善提升為重要途徑,以相關收入財産分配製度完善為直接手段,多管齊下,帶動越來越多的低收入群體進入中等收入群體。
“年輕人將擁有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避免‘輸在起跑線上’‘輸在娘胎裏’。”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盤和林説。盤和林看到十九大報告關於縮小收入差距的闡述後,更關注如何解決貧窮的代際傳遞問題。這也是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頗為關注的話題。
在中國,家庭收入的92%左右來源於勞動所得。盤和林認為,在初次分配方面,首先,國家要創造更多崗位、加強對中低收入群體的職業培訓,其次要創造公平的勞動力市場,“實現同工同酬、消除就業歧視”。
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認為,公平正義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要完成的重要任務之一。“不僅要滿足人民群眾絕對的獲得感,讓他們今天的日子過得比昨天好、明天的日子比今天過得好,還要讓他們産生相對的獲得感,感覺到與國家和社會同進步、共發展,讓公平正義遍及整個社會。”
再次分配機制同樣是學者關注的焦點。關於降低中低收入群體稅負,盤和林建議:“對富人多徵稅,對中等收入少徵稅,對低收入群體不徵稅、甚至進行補貼。”他還呼籲社會保障體系向中低收入群體傾斜。
十九大報告還明確提出了拓寬居民財産性收入的渠道。在財産性收入方面,盤和林認為,國家要重視普惠性與公平性,“例如,避免‘房奴’以及房地産割裂社會分配”。
還有一些受訪學者認為,現階段我國基本公共服務還存在不均等現象。比如,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準遠低於城市;區域之間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差異大;社會成員之間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務不均等,比較突出的是進城農民工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務水準遠低於城市戶籍居民。這都是應該著重下力氣的地方。
對此,文化學者裴鈺提出,公共服務範圍應充分擴大並提高品質,應補足公立教育、醫療和交通的公共服務短板,豐富政府規劃和調控的政策工具,提高基層政府的管理效率。
更和諧的民生解決方案
在西南某省的鄉村,村民趙明關注的是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老有所養”。對55歲的趙明來説,這不僅事關他自己的利益,也是他的兒女未來年邁時必須面對的問題。
趙明算了一筆賬:現在村民每年交100元養老保險,交夠15年之後,60歲後就可以每月領五六十元,“但問題是,有的老人並不高壽,可能領不了幾年”。再者,這筆錢到年老時還夠不夠用,也令一些村民擔心。
在千里之外的北京,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在10月22日的十九大記者招待會上也提及這一點。他説,針對“老有所養”,目前有兩塊難啃的硬骨頭,一個是怎樣讓所有人都能夠參加養老保險,另一個是養老保險基金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我們國家比較大,區域發展很不平衡,老齡化程度差異也非常大。”尹蔚民説,十九大報告已提出要儘快完成基本養老保險的全國統籌,明年就會邁出第一步,以實現互助共濟。此外,國務院也決定對養老保險基金進行投資運營,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會已接受8個省份、4000多億元的運營委託,以使現在積累的養老基金能夠保值增值。
提及民生議題,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城鄉教育差距目前仍然很大,因為城鄉教育均衡的內容其中也包含著均衡城鄉發展的問題。
“(現在)有一個做法,我們認為很好,就是統一了城鄉義務教育的供應費用。”熊丙奇説,按現在的要求,城鄉所有義務教育學校的每人平均供應費用是一致的,因此如今中央和各省都承擔了一定的比例,特別是對於一些不發達地區更有扶持。
供應費用當中又包括教師的待遇。“教師薪酬等其實佔整個義務教育經費的70%左右。”熊丙奇説,這筆經費由地方財政保障,而縣級財政的不同實力導致各地教師待遇不均,因為教師待遇不均,有些地方留不住教師,又進一步造成教育資源嚴重不均衡。
在他看來,未來5年,保證教師待遇應該更注重用省級財政統籌各義務教育學校的經費,或者加大中央財政的轉移支付力度。事實上,推進義務教育均衡還有很多問題,包括農村學校的合理佈局、辦好鄉村學校、解決城市大班額的問題,等等。
今天上午,我國教育、民政、就業、住房等國家部委負責人齊聚十九大新聞中心,共話民眾追求美好生活路徑中需要啃的“硬骨頭”以及解決之道。
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説:“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深入開展脫貧攻堅,保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用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更正義的政策與法治環境
在任何國家,教育從來都是事關大多數國民的公共政策。十九大報告提出“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熊丙奇看來,異地高考的政策推進無疑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案例。
“總體上,異地高考解決了隨遷子女在接受義務教育階段之後的具體的教育問題,實際上也是在促進高考教育公平。”熊丙奇告訴記者,當然,這其中也存在現實困難,尤其是在一些特大城市,比如有的地方要求有學籍,有的地方還要求有戶籍,或者人才居住證外加連續的學籍,但在不同城市獲得戶籍的難易程度又不一樣。有的城市名義上允許異地高考,卻不允許報名本科院校。
多年以來,熊丙奇常在媒體上呼籲:不再根據戶籍來報名,而是變成全國統一考試,學生在各地參加考試後再申請大學,大學再進行獨立錄取。此後,重點大學可參考研究生招生的方式,完全由學校面向全國招生;地方本科院校可以按照原有的高考戶籍制度開放;高職高專可以申請入學,“我們可以通過全新的高考改革思路,來解決異地高考的問題”。
“到目前為止,30個省份出臺了支援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就地高考的政策,今年15萬名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報名參加高考,是5年前的36.5倍。”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説,到2020年,我國將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
他介紹,為了促進教育公平,這5年我國實行了對農村和貧困地區的專項招生計劃,以及中西部招生協作計劃,多招收了37萬名大學生。
他還説,中西部高校錄取率最低的省份和全國平均水準的差距,由5年前的15.3%,降到了今天的4%以內。現在正在打高中階段普及攻堅戰,到2020年,高中階段毛入學率要達到9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要達到50%。
正義的另一體現,則是十九大報告中的“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對此,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殿學的感受是,過去5年糾正了許多冤假錯案,糾正冤錯案是政法工作的一大亮點。
王殿學曾作為代理律師參與福建許金龍案的平反,以及聶樹斌案申請國家賠償。王殿學説,梳理過去的重大冤假錯案可以發現,申訴成功的平均需要17年,“許金龍案用時是23年,四代人接力申訴,律師也是接力申訴,媒體頻繁報道,才終於申訴成功”。
王殿學發現,刑事案件申訴存在立案難、程式不夠公開的問題。他注意到十九大報告提到了“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加強對法治中國建設的統一領導”,他表示最希望法院能做到“讓審理者裁判,讓裁判者負責”,同時也解決裁判的效率問題。
“冤錯案是每一個人都可能遇到的,法治做好了,避免了冤錯案,每一個年輕人都可以生活得更好,可以避免對冤錯案的恐懼,避免冤錯案對自己、對家庭帶來的巨大傷害。”王殿學説。
更宜居的現代生態環境
年輕人生活更美好的領域,還拓展到生態環境上。
十九大報告中“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的論述,在科學文化學者張田勘看來,是對人類文明發展的一種極具前瞻性的認識,也是全人類形成的一種共識。
“千百年來,人們主要想解決的是共同富裕,以及人與人的關係問題。但是,在經濟發展以後,人的目光會進一步擴展到解決人與生態環境的問題。如果不能與生態共贏,就沒有支撐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資源、動力、環境和空間。”他説。
張田勘注意到,很多生態問題都是由青年發現的。這些年輕人不僅能發起生態文明建設的議題,還能積極行動,如保護鳥類、濕地,呼籲減排,參與大氣污染的監測等。
“在新時代,生態的本質是人的心態,宜居的本質是以人為中心的心態正能量。”文化學者裴鈺關注到“宜居”這一概念。在他看來,隨著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宜居”已非過去的奢華、高檔、景觀美等狹隘內涵,而是追求城市和鄉村實現平衡與充分的發展。
受訪專家普遍認為,目前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環境污染。張田勘説:“在發展過程中,一些地方仍在走先發展後治理和邊發展邊污染的老路子,在強調發展和推進發展時忘記了保護環境,或者對環境保護的投入沒有比發展更多。”
“打贏藍天保衛戰”“加快水污染防治”“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加強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設計和組織領導,設立國有自然資源資産管理和自然生態監管機構”……十九大報告闡述的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前所未有。
這將給年輕人生活帶來的改變,是顯而易見的。張田勘期待説,藍天白雲、綠水環繞、空氣清新和鳥語花香,“這給人的不只是健康和愉悅,也不是一種映襯和補充,而是一種宜居的必要條件,同時也反映了人與生態共存的良辰美景”。
“青年是生態保護的‘土著’,而非‘移民’,是身體力行者、傳播者和先鋒。”對於這一代年輕人在生態文明中的角色,張田勘的判斷非常積極。
本報北京10月22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