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十九大專題

從黨的十九大看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文章來源: 中國新聞網 發佈時間: 2017-10-19 作者: 佚名 責任編輯: 王夢澤
+|-

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説:“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大寫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上,大寫在世界人民進步的歷史上,我們必須有這樣的追求,也一定能實現這樣的追求。”

一個深刻認識——在“變”與“不變”的辯證中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

有“當代女愚公”之稱的貴州羅甸縣麻懷村黨支部書記鄧迎香代表曾用了13年時間,帶領村民在大山肚子裏“刨”出一條通往外界的隧道。

“隧道修通了,但只是脫貧攻堅奔小康的第一步。發展村裏經濟、提高村民收入還要多想辦法,這一點也不比當初開山挖隧道輕鬆。”鄧迎香説。

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把握好“變”與“不變”辯證關係,中國發展路徑更加清晰、更加光明。

變化的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

1956年,黨的八大指出,我們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之間的矛盾。

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指出,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産之間的矛盾。

從社會主義建設到改革開放,再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也發生歷史性變化。

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這一重大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我們要出臺更多重大舉措,推出更多有力措施,做出更大努力,滿足人民更多層次、更高水準的需求,解決好區域、城鄉、收入分配等一系列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國網遼寧電力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譚洪恩代表説。

不變的是我國社會主義所處的歷史階段——

從我國發展所處的歷史坐標看,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

我國雖然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二位,但發展品質和效益還不高,創新能力不夠強,實體經濟水準有待提高,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

從中國在世界所處的空間坐標看,我國仍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

我國每人平均GDP雖然已經超過8000美元,但僅相當於美、德、日等發達國家上世紀70年代末的水準,勞動生産率水準也僅為世界平均水準的四成左右……

兩個“沒有變”指明瞭我們前進的方向。

十九大報告指出,全黨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牢牢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這個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鬥。

十九大代表、山東東營市委書記申長友表示,把握好變與不變的關係,我們既要保持理論自信,也要堅持戰略定力,確保“中國號”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一個光明前景——“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我們相信黨的十九大必將邁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大步。”10月18日,黨代表通道上,面對中外媒體,曾邁步太空的航太員景海鵬代表豪邁而自信。

一切偉大的成就都是接續奮鬥的結果,一切偉大的事業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

從積貧積弱的頹勢中起步,中國共産黨人始終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視為肩負的光榮使命。無論是弱小還是強大,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初心不改,矢志不渝。

“中國的改革開放沒有止步,積累了獨特的經驗。”來華四年多,俄羅斯駐華大使傑尼索夫見證了中國各個領域的快速發展。

他熱切期待著十九大後中國經濟改革能繼續獲得新動力,因為這不僅事關中國經濟前途,也與全球經濟命運密不可分。

改革開放之後,我們黨提出“三步走”戰略目標。在解決人民溫飽問題、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準這兩個目標提前實現的基礎上,我們黨又提出“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

從現在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

這一關鍵時期即將到來之際,十九大報告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作出新的戰略安排——

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這就意味著,我們黨原來提出的第二個百年目標將提前15年完成。新的第二個百年目標實現後,中國將真正從站起來、富起來走向強起來。”來自北京建工集團的譚雙劍代表興奮地説,中國夢是每個人的夢,如今美好夢想有了新的圖景。

實現新的圖景,需要新的奮鬥。

在騰格裏沙漠南緣,有一個叫黃花灘的地方。這塊佔地280平方公里的戈壁灘地昔日荒草稀零,現如今卻成為扶貧搬遷移民致富的新家園,一排排日光溫室,像一座座沙舟,整齊排布。

十九大代表、甘肅古浪縣黃花灘生態移民後續産業專業合作社黨委書記胡中山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方式與眾不同。別人是“帶”字優先,他是“逼”字當頭,逼村民,更逼自己。

在胡中山的“精打細算”下,如今的黃花灘村已發展養殖暖棚2720座、日光溫室176畝、經濟林600多畝,年收入10萬元以上的家庭比比皆是。

從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從堅持新發展理念到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從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到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更多新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