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天津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在先進製造實訓室巨大的空間內機器轟鳴,王傳龍正帶領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的學生進行五軸加工的實訓課程。
“2013年5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我們的課堂,詳細詢問了上課內容、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就業情況,所學的技能是否能學以致用,總書記問得很詳細,我都一一作了介紹。”提起這個日子,當年的指導老師王傳龍想都不想,脫口而出:“當時在現場,總書記説我是‘多面手’,這既是對我的鼓勵,也是對全體師生和職業教育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從一名普通的青年教師到現代製造技術教研室主任,從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的選手到大賽的教練、裁判,4年來,王傳龍參與了五軸加工等4個職業技能培訓包的開發、4本實訓中心教材的撰寫,制定了五軸加工的國家級專項職業能力培訓標準,填補了國家標準的空白。他帶領的團隊在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上多次獲獎。
“由於專業定位不一樣,不同院校和企業對於實際操作培訓的需求也不一樣。比如,我曾經帶過河北工業大學的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生,以往上課他們基本以理論學習為主,很少動手實踐,許多理論知識都停留在書本上,就業初期,企業還要對他們進行再培訓。因此,對於他們的培訓我們以實際操作為主,以補充普通高校應用技術教學的不足;而對於職業院校把機械製造技術作為主攻方向的學生來説,我們則通過錯位教學,更傾向於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適當地增加電腦建模、軟體編程、電腦輔助設計製造等能力的培養,在單項求精求專的基礎上,結合崗位需求培養複合型人才,練就更多的‘多面手’,讓學生就業後上崗就能幹。”沉甸甸的成績在穩紮穩打的每一天中錘鍊打磨,在職業教育事業的考場上,王傳龍和他的團隊書寫著自己的答卷。
4年來,實訓中心圍繞提升核心競爭力下功夫,著力提升“軟實力”,提高培訓覆蓋面。為了讓培訓更有針對性,實訓中心摸索出面向不同學員的“三個模式”:職業院校“自帶師資”的園區模式;設立校外實訓基地的高校模式;企業自主選擇培訓的“功能表”模式。通過不同的培訓方式,讓學生、企業、高校都能實現收穫最大化,努力解決校企之間“最後一公里”問題。截至目前,實訓中心已為一汽夏利、中核機械、三星電子、天士力等358家規模企業、56所院校約40萬人提供了培訓、鑒定、大賽等服務,其中為北京、河北的企業和院校培養技能人才近5000人。在研發專項能力課程上,實訓中心開發了49個專項能力,對國家標準進行了有效補充;在創新合作機制上,以大師工作室建設為抓手,組建了150人的專兼職師資隊伍,探索出與國際知名企業共建實訓室的模式,使實訓技術達到國際水準;在服務全國實訓中心的建設上,為22個省市實訓中心提供了技術論證。
職業技能建設直接提升了勞動者的就業能力,公共實訓中心建設運作的“天津模式”已被多地複製借鑒。2015年,天津在全國率先推出百萬技能人才培訓福利計劃,3年投入34億元,為社會急需的崗位培訓提供補貼。“由政府出資,面向包括農村勞動力、失業人員等在內的全體勞動者進行普惠性培訓,3年時間內幫助120萬勞動者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津雲”—北方網編輯曲璐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