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請代我們報告習總書記,我們非常感謝習總書記的關心,感謝黨和政府的關懷,現在我們生活都安定下來了,也過上好日子了,請習總書記不要牽掛。”對記者説這番話的是四川蘆山縣龍門鄉青龍場村村民李連強。
2013年5月21日至2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四川蘆山地震災區,深入城鎮、農村及受災群眾集中安置點、板房學校、臨時建築工地,實地指導抗震救災工作,把黨中央的關懷帶給災區幹部群眾。
李連強所在的龍門鄉是蘆山強烈地震的震中,損失最為嚴重。近日,記者在當地看見,一幢幢川西民居,白墻紅瓦,錯落有致,組成佈局精巧的一座座新村,與綠色的葡萄園、獼猴桃園和金色的玉米地共同組成一幅幅多彩的美麗鄉村畫卷。
龍門鄉黨委書記陳剛告訴記者,習總書記親臨龍門鄉,對災後重建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為龍門指明瞭方向。近幾年來,抓住災後重建機遇,修通了旅遊環線公路等基礎設施,打造了“新龍門客棧”旅遊聯合體,農民拿出多餘的房間加入聯合體,並參與住宿接待、餐飲服務等工作,足不出戶就能有較好的收入。震前當地農民收入為6500元,去年已達到1.2萬元。
李連強告訴記者:“現在,我和愛人在家經營農家樂,女兒在鄉里中學上初中,兒子學攝影,正在成都實習。”
一片片亮麗的民居、一座座整潔的廠房拔地而起。與此同時,自立自強的精神、迎難而上的品質、感恩奮進的思想,正在當地群眾中紮根、生長。(經濟日報記者鐘華林)
小康路上加速跑
今年54歲的申學風是河南省蘭考縣東壩頭鄉張莊村黨支部書記,6點鐘他要帶領村委會一班人打掃街道,從2015年9月份擔任張莊村村支書以來,每天清晨,申學風都率先打破村子的寧靜。
2014年3月1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張莊村調研時指出:“要進一步把農村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的戰鬥堡壘,多渠道地發揮農村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帶領村民一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在張莊村,隨處可見乾淨的街道,整潔的農家小院,結滿山楂的果樹從院墻裏探出頭來……申學風用“脫胎換骨”形容現在的張莊村:不少房屋改造成了豫東特色的農家院,圍繞旅遊産業務工的有70多人;1000多畝土地流轉給了一家食品公司,80多人在廠裏務工;通過扶貧貸款,村裏發展了61戶養殖戶,建檔立卡的207戶貧困戶全都脫貧了。
脫貧之後,通往小康的路上該咋走好?申學風説,為了降低養殖戶風險和前期投資,村裏和蘭考樂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決定在張莊村設立種羊繁殖基地項目。農戶從公司手中得到受孕的母羊和飼料,農戶的責任就是照顧好母羊和小羊。
“咱們張莊,現在沒有一個閒人。”申學風説著,手機開始響個不停,幾位村民要來找他協商土地流轉的事情。
申學風認為,土地是農民最重要的資産之一。銘記總書記的囑託,張莊村創新思路,引導企業吸納村民的土地入股,規模化發展果蔬等産業,讓村民既有土地租金,又能分享保底分紅。
如今的張莊村,有外來企業,有村集體公司,有産業協會,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生長著農民增收致富的種子。(經濟日報記者 夏先清 通訊員花遲遲)
“致富玫瑰”美麗綻放
約4800口人的海南三亞市吉陽區大茅村吸引了麥當勞的目光,準備進駐此地,大茅村為何有如此魅力?
2013年4月9日,習總書記視察海南亞龍灣蘭德玫瑰風情産業園。4年多過去了,這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今,蘭德玫瑰風情産業園已改名為“亞龍灣國際玫瑰谷”。亞龍灣國際玫瑰谷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瑩告訴記者,按照總書記的囑託,公司將産業園改為玫瑰谷,增加玫瑰品種,形成國際特色,取名為“亞龍灣國際玫瑰谷”。
從那時起,亞龍灣國際玫瑰谷從單純的農業種植産業園轉變為農旅結合的著名旅遊景點,從單一生産切花轉變為旅遊、玫瑰深加工等綜合産業,産值增至2.6億元。
企業壯大了,楊瑩並沒有忘記總書記的囑託,帶動周邊農戶發展玫瑰種植産業,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
“我們採用全年固定價格向合作社收購,以確保合作社農民的基本利益。玫瑰種植畝産約4萬支鮮切花,每支0.8元,畝産價值3.2萬元,扣除成本投入,每畝每年收益2萬元以上。”楊瑩告訴記者。
大茅村村民羅亞燦今年住進了“玫瑰樓”。“以前種一些水稻、反季節瓜菜,收入剛夠生活,種植玫瑰後年收入達到20多萬元,日子越來越好了。”羅亞燦説,在玫瑰谷技術員的指導下,他從2014年開始種植玫瑰茶,産值翻了一番。
玫瑰産業小鎮成型後,當地村民的年收入將達到15萬元以上,不僅實現脫貧,更是能夠過上富足的好日子。(經濟日報記者 何 偉)
發展産業有奔頭
5年前的黃吉慶一家還是村裏的低保戶。“父母守著幾畝地,一年到頭沒多少收入,我四處打工供弟弟上大學,日子過得挺緊張。”28歲的黃吉慶家在甘肅省渭源縣田家河鄉元古堆村,這裡曾經是一個典型的貧困村:全村447戶人家中超過一半是貧困戶,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465.8元。
2013年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元古堆村視察,總書記的囑託讓黃吉慶和鄉親們鼓起了脫貧的信心。
“弟弟大學畢業後,在安徽自己創業開了電商公司,我琢磨著通過網店和真空包裝,把我的散養雞賣到全國各地去。”幾年來,黃吉慶利用流轉來的林地搞生態養殖,不僅還清了19萬元的貸款和外債,去年的純收入有10多萬元。
“日子越過越紅火”,在元古堆這個昔日貧困的小山村已成為現實。
發展種植、養殖是很多貧困村的脫貧之道,元古堆村確定了建設“特色畜産品生産供應基地、馬鈴薯原種擴繁和綠色無公害當歸(百合)基地、自然生態村休閒旅遊基地”的發展定位,經過幾年努力,實現了全村富民産業多元化發展。
“以前路不行,種了藥材拉不出去,行情好但是幹著急。現在客商的車都開到地頭來收購了。”發展産業有奔頭,35歲的元古堆村民郭連德不僅在村裏的幾個合作社入了股,並還了5萬元的扶貧貸款,種上了當歸、黃芪和百合。“今年分紅能有1800元,再過兩三年,一年收入幾萬元沒問題。”
目前,元古堆村經過動態調整後的未脫貧戶53戶136人,貧困面為7.1%。(經濟日報記者 李琛奇 陳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