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3日電 特稿:中國新時代 世界新機遇
新華社記者 歐陽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中國將繼續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不斷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
金秋十月,北京,中國領導人在黨的十九大上向世界作出這樣的鄭重宣示。新的歷史坐標上,中國邁向新時代的宏偉藍圖牽動世界目光。世界期待著,新時代的中國將持續給世界經濟注入新動力,創造新機遇。
新理念破解世界發展難題
“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十九大報告明確,堅持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
“這是改革開放30多年後中國發展理念所達到的新高度。它既是新時代的治國理念架構,又是完整的行動綱領。”日本丸紅株式會社市場業務部亞洲大洋洲組負責人成玉麟如此評價。
當前,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突出,“謀求更好的發展”成為各國關注的首要議題。海外輿論普遍認為,中國確立並踐行的新發展理念,既彰顯時代價值,又具有世界意義,既是對中國發展問題的科學回答,也對全球走出發展困境貢獻了中國智慧。
以創新激活發展動力,以協調治理髮展失衡,以綠色推動可持續發展,以開放突破市場瓶頸,以共用促進公平正義,中國的新發展理念為破解世界發展難題提供了中國方案。
“中國經濟增速之快、影響之深遠在世界經濟史上是空前的,”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經濟事務官員梁國勇説,“中國新發展理念在世界範圍內具有先進性和示範效應,是中國模式和中國經驗的升級版、優化版,值得廣大發展中國家學習和借鑒。”
新目標激活世界發展動力
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把中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十九大報告清晰擘畫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路線圖。
中國發展與世界發展息息相關,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權重”越來越大已成為不爭事實。過去5年,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下,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之源、穩定之錨。
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從人民生活更為寬裕,到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中國為世界描繪著一幅充滿希望的新願景:中國新時代的發展戰略不僅著眼于強國富民,也會給世界經濟注入新的活力。海外人士相信,新時代中國的發展將更加日新月異,成為拉動世界經濟的“牽引船”。
在英國牛津大學技術與管理髮展中心主任傅曉嵐看來,十九大提出的新目標,將對世界經濟發展産生更大拉動作用。“中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發展戰略目標,將産生新的巨大需求,有效推動世界經濟增長。另一方面,中國成為發展中國家的重要外資來源國,不僅有資金投入,還伴隨著知識及技術轉移,能夠有效提升投資對象國的生産管理水準。”
而白俄羅斯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別爾斯基將中國視為當代創新發展的“火車頭”。“中國通過高效的經濟發展模式成為最有影響力的世界強國之一,我相信,中國將繼續執行既定的多元經濟結構平衡發展和提高居民福利的戰略方針。”
新舉措蘊藏世界發展新機遇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新舉措,給世界帶來前所未有的互動和聯動發展機遇。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早已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共同織就了一張利益交融的“共生網”。國際社會早已形成共識:中國新一輪全面改革創新開放,將通過縱橫交錯、休戚相關的國際貿易和金融體系,把中國紅利轉化為世界紅利,為世界發展增添新動力。
“中國在國際市場以及國際供應鏈上佔有影響全局的戰略性地位。中國提出的新舉措無論是對於優化國際供應鏈上的供給側結構、提供中高端的國際創新型産品,還是對於帶領全球經濟産業界和國際社會反對保護主義,形成開放型國際貿易投資新生態系統,都具有表率和引領作用。”成玉麟對中國的新舉措充滿期待。
澳大利亞貿易、旅遊和投資部長史蒂文·喬博認為,中國經濟從注重物質基礎設施投資轉向社會基礎設施發展,從投資導向型增長轉向消費驅動型增長,正在成為許多領域發展的驅動力。
美國伊利諾伊理工大學斯圖爾特商學院經濟學教授哈伊裏·圖爾克表示,中國經濟正在經歷重要的結構性改革,這將對世界産生深遠影響。首先,由於中國的産業升級,許多勞動密集型和重工業産業將從中國遷往其他國家,這使一些農業國家有機會實現工業化。其次,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建設為許多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方面的幫助,從而改善這些國家的社會福利水準。
海外輿論同時觀察到,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與過去更側重引進來相比,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下的開放格局,將是“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推動形成更全面開放的格局。
“中國新一輪開放將擴大國際經濟合作的領域,比如‘一帶一路’這個世界最大公共産品的提出,不僅在中國國內帶來開放、投資,也會推動構建很多國際投資平臺和渠道。相信今後,中國經濟將進入新一輪紅利釋放週期,並繼續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中國智慧。”法國《歐洲時報》這樣評論。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中國過去5年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為世界帶來諸多紅利;邁向新時代,更加富強、開放的中國將為全球發展帶來更多機遇。(參與記者:徐靜、錢錚、溫希強、魏忠傑、李佳、郭陽、何嘉悅、應強、趙炎、陳俊峰、荊晶、欒海、陸睿、郭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