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27日電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已閉幕,但世界對中國的關注熱度仍不減。海外華文媒體評論稱,中國進入新時代、邁上新征程,是十九大發出的最強音。這一最強音和重大成果,來自歷史、來自人民。中共將民本情懷融入治國理政的實踐之中,詮釋的正是“不忘初心”的理想和信念,體現的正是“牢記使命”的責任和擔當。
10月24日,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中新社記者 劉震 攝
【牢記使命將民本情懷融入治國理政實踐】
香港《大公報》刊文説,剛閉幕的十九大,是一次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會議,清晰描繪了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發展藍圖,對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的未來發展,都將起到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
《大公報》26日文章稱,中國進入新時代、邁上新征程,是十九大發出的最強音。這一最強音和重大成果,來自歷史、來自人民,來自具有崇高理想、堅強信念和重大承擔的共産黨,他們的目標是一致的:為了更好落實國家富強、人民幸福。
文章稱,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與中外媒體見面講話中,有關“人民”的暖心話語比比皆是。他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 這些鏗鏘有力的宣示,將民本情懷融入治國理政的實踐之中,詮釋的正是“不忘初心”的理想和信念,體現的正是“牢記使命”的責任和擔當。
法國《歐洲時報》社論表示,無論是“生活一年比一年好”,還是脫貧奔小康“不落下一個人”,習近平呼喚的不是中國的先富者,而是中國的老百姓。在他最為樸實的語言背後,是其十九大報告中對新時代“主要矛盾”的新觀察。
《新華澳報》日前刊文稱,“十九大”報告引人關注,外界不禁慨嘆,中國共産黨是一個負責任的執政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適應時代發展新要求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述,展現了標注歷史坐標的新時代,貢獻中國智慧的新思想。
資料圖:生態反哺經濟效應顯著,圖為和諧號列車穿過花海。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
【瞄準目標中國擘劃宏偉清晰的發展藍圖】
《澳門日報》26日社論指出,在剛落幕的十九大會議上,中共擘劃了宏偉而清晰的發展藍圖:到2035年,中國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將大幅躍升,人民生活更為寬裕,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到2050年,中國將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這“兩步走”目標,構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
香港《經濟日報》27日發表文章稱,中共十九大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定位,並將原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提前了15年。市場預期步入新時代的中國經濟,將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先進製造業)、綠色環保及擴大開放(一帶一路)等方面加快進程。
新加坡《聯合早報》文章説,未來五年,中國在經濟、社會治理體系等各方面的深化改革,讓人期待。香港《亞洲週刊》則指出,十九大瞄準的目標,時間任務清晰,判斷標準明確。
菲律賓《世界日報》26日社論認為,十八大以來,中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的前列。尤其是反腐敗和“一帶一路”建設,深得人心,其政績獲得國內外輿論的肯定和高度評價。
10月18日,貴州省雷山縣西江千戶苗寨民眾身著節日盛裝觀看中共十九大開幕會直播。中新社記者 賀俊怡 攝
【可摸可觸 “美麗中國”經濟由大轉強】
台灣《旺報》分析指,十九大會議描畫了未來改革開放及建設現代化國家的藍圖,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個領域,預期隨著十九大後將開出新局。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新時代”、“偉大復興”、“美麗中國”等願景雖跨越時空,卻讓人感到“可摸可觸”。
《香港商報》27日發表署名文章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市場各方相信,中國資本市場勢必迎來新時代,中國勢必將由資本大國向資本強國轉變。
《旺報》26日刊發題為《自信的中國是世界的機會》的社評稱,可以想見,大陸未來會繼續抓住機會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亞洲週刊》分析指,近年在國家建設方面,中國的基建讓西方刮目相看。中國建成了22000多公里的高鐵,居世界之冠。中國的高速公路與橋梁與隧道,都是世界第一。這背後不但有技術的突破,也有管理上的先進性,可以發揮後發優勢。
分析並稱,中國倡導“一帶一路”,以及支援全球化的價值,履行國際責任,未來肯定是在技術創新氛圍中,落實在人工智慧、工業4.0、網際網路5G等領域的突破,領先全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