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代表、中科院院長白春禮22日晚在十九大新聞中心融媒體演播室接受採訪 攝影:李晉
十九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22日在北京透露,中國在暗物質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將於下月公佈。他表示,過去幾年中國科學界在基礎研究領域取得系列重大突破,接下來將持續推進中微子品質排序、拓撲絕緣體等研究工作。白春禮説,中科院制定了系列創新人才政策,力爭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
暗物質與暗能量是當前自然科學研究最前沿的課題,也是整個人類探索未知排在最前沿的課題。22日晚,在位於十九大新聞中心的融媒體演播室內,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代表介紹説,中科院對此課題的研究早已立項,下月即將發表的數據僅是第一批,更多數據還將陸續發佈。“暗物質研究大家知道,科學院在前年12月份發了一顆衛星叫悟空號,這個是專門研究暗物質的,已在天上運作了快兩年了,獲得了幾十億個粒子的採集,數據很好,這個工作我們已投稿到國外很有名的雜誌上,雜誌已接受,文章正式發表估計是在下個月。文章已接受,我就可以説,應該説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成果。”
近日,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也就是FAST,發現六顆脈衝星,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發現脈衝星。外界普遍認為,這次發現開啟了中國利用自主研發天文設備系統産生原創發現的時代。白春禮代表對記者説,除“中國天眼”的突破外,近年來中國科學界在基礎研究領域還取得系列重大成果,在中微子研究、引力波探測等領域取得進展。“引力波是國外最早發現的。我們在今年六月份發射的一顆硬X射線望遠鏡,巡天這樣一個衛星。發了剛三個月調試過程中,就觀測到與引力波相關的一些電磁對應體現象,另外我們在南極天文臺觀察的數據,都為引力波的發現提供了一個重要的佐證,所以這些都是基礎研究領域近期非常好的結果。”
在這位中科院院長看來,所有重大科技項目的實施,都離不開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
中國共産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準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準創新團隊。白春禮告訴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為了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中科院制定了一系列創新人才政策,包括激發創新活力、解決後顧之憂、穩定重要人才、培養青年人才等。此外,中科院還尤其注重對研究生的培養。“比如中國科學院大學,裏面有46000名研究生,一半是博士,一半是碩士,培養研究生本身也是建設人才創新高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研究生的培養,尤其是自然科學理工科研究生的培養,毫無疑問是創新型國家的需要,也是人才強國建設的需要,我們對於研究生的培養也高度關注。”
白春禮此前表示,十九大報告擘畫了中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作為科技工作者,自己既為這一光輝前景感到無比自豪和激動,同時也深感肩負重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