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十九大專題

中國這五年:砥礪奮進 很不平凡

文章來源: 人民日報 發佈時間: 2017-10-14 作者: 佚名 責任編輯: 李福森
+|-

中國這五年:砥礪奮進 很不平凡(十九大時光)

中共十九大即將召開,新的5年即將開啟。此時此刻,如何評價中共十八大以來這5年中國的發展成就,是中外媒體熱議的話題。

為實現中國夢夯實基礎

評價這5年,常見的是兩句話。

一是“砥礪奮進的5年”,這7個字,已經深入人心。

《山海經·西山經》中講,“其中多砥礪”。砥礪就是磨石,精為砥,粗為礪。人生經過砥礪,就會意志堅定,心胸開闊,成就非凡。黨和國家經過砥礪,就會更加強大,更有擔當,更為自信。經過“砥礪奮進的5年”,中國逐漸走近世界舞台中心,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一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二是“很不平凡的5年”,這7個字,讓人精神一振。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是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很不平凡的5年。5年來,黨中央科學把握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的發展大勢,順應實踐要求和人民願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

因為“砥礪奮進”,所以“很不平凡”。5年來,邁過很多艱難坎坷,闖過了很多激流險灘,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夯實了基礎。

數字反映“歷史性”成就

這5年,砥礪奮進,很不平凡。

定性來看,這是“歷史性”成就和變革。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中,用7個“堅定不移”、1個“全面加強”、1個“加強”,概括5年來中國各方面取得的輝煌成就。

定量來看,有很多數字為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方面,中共十八大以來,在原有脫貧基礎上,中國農村貧困人口累計減少5564萬人,2017年計劃再減少1000萬人以上;貧困發生率下降到2016年底的4.5%。全面深化改革方面,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一大批重大改革文件,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共出臺1500多項改革舉措,改革涉及範圍之廣、出臺方案之多、觸及利益之深、推進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全面依法治國方面,截至2017年6月底,十二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法律20件,修改法律101件次,通過有關法律問題和重大問題決定36件,作出法律解釋9件;國務院制定修訂行政法規43部,以“所有”方式修訂行政法規125部。全面從嚴治黨方面,5年來,中央巡視共開展12輪,對277個單位的黨組織進行全面“政治體檢”,對4個中央單位進行“機動式”巡視,對16個省區市開展“回頭看”,在黨的歷史上首次實現一屆任期內巡視全覆蓋。

此外,創新創業方面,2016年中國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6.2%,創新對發展的支撐作用持續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穩步提高,排名上升至全球第22位。2013年至2016年,中國企業數量翻了一番,今年上半年日均新登記企業1.6萬戶。

實踐是理論之源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這5年,中共既幹成了事,成就輝煌,還總結了理論,系統科學。以經濟社會發展為例——

實踐層面。5年來,中國宏觀經濟保持了7.2%的年均增速、2%的物價上漲水準和5%左右的調查失業率,始終運作在合理區間,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在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和國內“三期疊加”的大環境下,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用事實駁斥了中國經濟“硬著陸”“拐點論”等説法。

理論層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經濟發展長週期和全球政治經濟大背景出發,準確把握中國經濟發展所處歷史新方位。一是作出了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解決了中國經濟要“怎麼看”的問題。二是形成了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政策框架,解決了發展經濟要“幹什麼”的問題。三是貫徹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解決了做好經濟工作要“怎麼幹”的問題。

5年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備受關注。中共是高度重視理論建設和理論指導的黨,強調理論必須同實踐相統一。

這5年,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生動實踐、輝煌成就、寶貴經驗,激勵和引領廣大幹部群眾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繼續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不懈奮鬥。

更多新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