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九大】(高端新對話)梁振英:共用國家發展紅利,香港未來更有作為

“過去5年,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顯著提升,內地與香港的關係更趨密切,為港人提供更多事業發展機會。展望未來,香港作為國家最國際化、最開放的城市,在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在參與國家未來的發展中,肯定大有作為。”

中共十九大召開前夕,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在香港前任行政長官辦公室接受了中新社記者專訪。這是梁振英今年6月30日卸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後,首次以全國政協副主席身份接受媒體專訪。

  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回望過去幾年,梁振英感受最深的是國家的國際影響力明顯提升,在經濟、外交、國防、民生及創新科技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在世界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他表示,國家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全面深化改革已取得階段性成果,“距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邁進了一大步”。

這期間,香港作為國家的一個特別行政區,與內地的關係日益密切,充分享受國家發展帶來的紅利。

在愈趨緊密的經濟融合方面,梁振英指出,《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在過往幾年不斷深化,確保香港業界在內地市場繼續享受最優惠準入待遇,港人佔得先機。

此外,股票和債券市場的互聯互通機制在過往幾年不斷出新,“滬港通”“深港通”及“債券通”等機制陸續落地。梁振英認為,一方面,國家通過香港擴大與深化金融市場改革;另一方面,幾項政策也為香港的工商、金融和專業界帶來不少商機。

在連接內地與香港的“大動脈”基建方面,梁振英錶示,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高鐵香港段)、蓮塘/香園圍口岸等工程進展良好,相信香港與內地的交往未來會更方便、更頻繁,港人的事業和生活空間將擴大許多。

今年1月,香港與深圳簽署合作備忘錄,將在佔地87公頃的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發展“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建立重點創科研究合作基地。這塊閒置近20年的土地駛入開發“快車道”,被梁振英評價為“非常好的開發科技事業的共同平臺”。

近年來中央積極推動的“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香港特區政府過往幾年也提出多項措施推動香港參與,強調社會各界要把握這些重大機遇。

在梁振英看來,作為國家最國際化、最開放的城市,香港于國家發展過程中的主要功能是根據“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方針——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有“一國”之利,“兩制”之便。“‘香港的長’即擁有廣泛的國際人脈聯繫和國際經驗,作為中國內地與世界各國之間的‘超級聯繫人’。”

梁振英指出,“一帶一路”是重要的國際合作倡議,香港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一個重要節點。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香港在政策、設施、資金、貿易和民心5個方面的互聯互通上大有文章可做。

與香港毗鄰的東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方向、重點地區,同時也是香港的第二大貨物貿易夥伴。經過三年多的努力,今年11月,香港與東盟將簽署自由貿易協議和相關投資協議。梁振英説,這將為香港進入東盟市場提供更好的條件,將有助兩地共同把握“一帶一路”機遇。

“香港要不失時機‘走出去’,了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中國內地的最新發展,多與各地政府、企業和人民交流。”梁振英透露,近日成立的非牟利組織“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香港中心”,就是希望推動香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5個互聯互通,尤其是民心相通方面的合作。

談及未來,梁振英相信,國家會繼續全面深化改革,繼續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邁進,港人在內地的事業發展機會將越來越多,生活空間也越來越大。同時,“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功,只要堅持全面準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和基本法,正本清源,香港的未來發展一定會更好。(完)